——中德睿【基業長青】總裁班第六期回顧
基業長青總裁班第六講-課程回顧
《以價值創造為導向的供應鏈管理體系》
前言:供應鏈管理的實質是深入供應鏈的各個增值環節,將顧客所需的正確產品(Right Product)在正確的時間 (Right time),按照正確的數量(Right Quantity)、正確的質量(Right Quality)和正確的狀態(Right Status)送到正確的地點(Right Place)——即“6R”,并使總成本最小。
供應鏈管理面臨內外部雙重風險。在供應鏈內部,主要風險包括信息傳遞錯誤、采購或物流中斷、倉儲管理混亂、物料計劃紊亂等;而在供應鏈外部,市場的不確定性、行業和經濟的周期性、政策和法律風險以及自然災害等不可抗風險,都會使供應鏈受阻或中斷。如何建立以價值創造為導向的供應鏈管理體系成為企業由大變強的關鍵。
11月14-15日,中德睿基業長青總裁班第六節《以價值創造為導向的供應鏈管理體系》于龍崗珠江皇冠假日酒店開課。
原華為終端公司副總裁、戰略管理&供應鏈權威專家蘇廣民老師,是此次課程的主講人;共有35位相關行業的企業大咖參加此次課程。
總裁班班主任、中德睿咨詢執行副總裁石俊嬋女士致開課辭
主持人李小容老師組織破冰活動以分組競賽的形式讓大家迅速融入小團隊;每個小組都有著與課程相關的代表性問題,準備在這兩天得到答案
總裁們嚴陣以待,蘇老師正式開講。
中國制造企業從“三來一補/加工裝配-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發展歷程,指出企業內供應鏈的主流運作模式——即供應鏈是公司業務運營的承接者,正朝著“以消費者為導向”的一體化方向發展。
蘇老師指出,供應鏈管理的真正內涵所在:
是以市場和客戶需求為導向,在核心企業協調下,本著共贏原則、以提高競爭力、市場占有率、客戶滿意度、獲取最大利潤為目標,以協同商務、協同競爭為商業運作模式、通過運用現代企業管理技術、信息技術和集成技術,達到對整個供應鏈上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業務流和價值流的有效規劃和控制,從而將客戶、供應商、制造商、銷售商、服務商等合作伙伴連城一個完整的網狀結構,形成一個極具競爭力的戰略聯盟。
供應鏈管理的實質是深入供應鏈的各個增值環節,將顧客所需的正確產品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數量、正確的質量和正確的狀態送到,并使總成本最小。
供應鏈不僅僅是采購,而是一個龐大的體系;而很多企業管理者,都缺乏對供應鏈管理的深入洞察。
蘇老師結合案例,講解了供應鏈管理的四大支點和五大層級,闡述了供應鏈管理的關鍵,即供應鏈上各個環節必須打破企業邊界,實現跨企業間的合作。
課堂上,蘇老師傳授了供應鏈變革的利器——SCOR模型,并幫助各位企業管理者,以模型進行初步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供應鏈管理體系】。
各位企業管理者認真聽課,仔細吸收每個知識細節
第二部分,蘇老師繼續深入講解了與公司業務相匹配的供應鏈戰略管理。
幾乎所有企業,都面臨一個問題:
日漸龐大的供應鏈、日漸豐富的產品線、越來越多的個性化需求,多環節勢必組成龐大的網絡;由此,供應鏈的內外部都將產生一定程度的風險。
只有建立與公司業務相匹配的供應鏈戰略管理,方可優化供應鏈各環節的流程,最終維護供應鏈網絡和資源的安全運營。
如何建立與公司業務相匹配的供應鏈戰略管理?
蘇老師從設計總體框架,供應鏈戰略的戰術、方法與工具,供應鏈戰略的基本標準,選擇競爭戰略的原則,成本戰略、差異化戰略等方面層層鋪開,為大家揭開了供應鏈戰略的面紗。
課堂積極互動,老師答疑解惑
第三部分,產品研發制造企業供應鏈管理的發展路徑解析。
企業供應鏈變革分為三階段:
第一階段:“看到做的” 強采購體系建設;
第二階段“想到做到”的端對端協同管理機制建設;
第三階段“以不變應萬變”的ISC供應鏈管理體系建設。
各個階段,蘇老師都用詳盡的方法論給大家講解,并結合實操案例逐一分析,讓大家學有所用,學而實用。
課程的最后,蘇老師詳細地講解了華為供應鏈30年成長脈絡和標桿企業2010-2015年供應鏈戰略演變,清晰地指出戰略的方向是融合、價值(快速/高質/高效)和信息化。
通過對多個案例知識的探討和研究,讓我們的企業大咖們更快速、更深刻地理解了供應鏈價值創造的方法和意義。
大家帶著問題來,帶著收獲滿載而歸。《以價值創造為導向的供應鏈管理體系》課程圓滿結束。

